與土地的對話

我們到另一處部落接另一位朋友,她也是阿美族在地婦女,不過卻是深藏不露,大概是現在整個原住民部落中對於有機農業涉略最深也最實踐的青年工作者,原來一直在部落都是老人在耕作插秧,田間似乎是老人最後的倚靠與喘息處。然而她卻扭轉這樣的農業型態,從原本自外地嫁至夫家不會種田的媳婦,到現在掌握所有的有機農業技術以及產銷經營,在一處部落有機農場做行銷經理。今天其實是她的假日,不過她卻對於自己住家附近的有機田念念不忘,趁著休假日趕緊至田間整除草,然後又和我們一塊驅車至另一部落做參訪溝通。


我們一行人與當地的農友討論溝通,從農產的包裝與病蟲防治,似乎沒有一個流程是他們所熟悉內化的,但他們願意打開空間嘗試並分享彼此意見,這好像是從小在鄉間廣場與朋友圍坐的親切感,那股暖意充斥空氣裡頭,徘徊繚繞著。我們走到附近的平地金針田,金針都是一年生的植物,不過山區與平地產季是不一樣的,平地是三、四月收成,山區則是七、八月收成,也就是在收成這個時節最為熱鬧,大夥相互換工協助,而不是個體戶的資本經營,是共同分享的傳統文化機制,而以有機農業的耕作形式來實踐。我和這幾位大哥大姊走在鄉間小道,聽著我朋友向當地農友的建議與分析,我看著同樣是阿美族的部落農人,以跨部落的文化交流來做有機產業推動,同時也推動了部落與部落間以及內部人際關係的和諧與交流,這似乎是已被遺落過久的生活型態,卻在這高度擠壓的工商社會中,從心回頭反制並相互對話。
我看著眼前這一大片翠綠的金針田,腦子正在幻想著當它成熟開花之際,諸位原住民農友在田間換工採集並吟唱歌搖的情景,似乎是在這塊土地上不可欠缺的生命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