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kmu

後來找了一個老人,這個老人叫阿榮,就是那個老村長的弟弟,他很喜歡這裡的環境,還提到尤其是在農忙之際這裡真是很熱鬧噢,還有講到這裡的野生動物,我忽然發覺這裡是一個可以持續做觀察與田野的地方,尤其是很多馬太鞍部落的老人都在這裡有耕種經驗,除了可以詢問他們人地的關係,也可以詢問他們成長過程一些部落的文化變遷,忽然我的腦子好像開始又蹦蹦跳跳起來,我問阿榮伯那我農忙時可以過來觀察嗎?他說好阿,住這都可以呀,像他們農忙時都會住在這裡。之後他們在外頭開起會來,我又不得不跟他們告別,不過我很清楚的知道,一定還會再來這裡好好的觀察與感受。
回去的途中,我又一邊開車一邊的拍著這裡的景緻,回到堤防邊,我跑到上面,卡喳卡喳把前頭所視都拍了下來,忽然就想起美英老師在那本書所拍的河岸地全覽圖,而我現在也站在這個地方,一張一張的拍下、記錄起來。想到書中提到:遼闊的馬太鞍溪床,是部落的發祥地與古戰場。看著書中陰鬱的天空,竟和我下午所拍下的天空是類似的,又看到美英老師的文字:

名為Dakmu的古戰場
已成風吹草偃
卵石遍佈的溪床
即將長驅直入的工業建設
千君萬馬般橫掃部落母土
獨剩溪水悲鳴
預言一場世紀末浩劫
如今,新建造的堤防將溪水悲鳴都掩蓋住了,還有誰為這塊土地而感傷呢?工業建設也被所謂的觀光產業所取代,還有什麼是不能被取代的嗎?人與土地?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